关于组织开展第七届四川省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的通知
全校同学:
为广大本科和研究生提供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训练的平台,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实际问题,通过实训提高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助力能担当时代大任的新时代卓越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依据2025年第七届四川省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相关要求,拟于2025年6月至7月举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案例智析-研治城乡
二、大赛内容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涉及的行业类型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领域:政府管理,涉及政府政策执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案例;社会事业,包括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践和管理;公共服务,涉及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案例;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方面的案例;环境政策,涉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环境政策执行的案例;经济发展,包括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扶贫等经济发展相关的案例;公共安全,涉及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公共安全领域的案例;社会治理,包括社区治理、基层治理等社会治理相关的案例。聚焦我国城市与乡村发展中与公共管理领域相关的重大和热点问题,可选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式现代化治理创新、后疫情时代的政府治理、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与公共治理、乡村振兴。希望参赛团队:(1)聚焦当前城市与乡村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2)运用公共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具有可行性、创造性、前瞻性的解决对策,方法不限;(3)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调研地点相关要求,确保自身安全,可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调研。
三、参赛对象
全校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
四、大赛日程
本次大赛自2025年7月开始至2025年11月结束。
(一)校园选拔赛(7月20日前)
每个团队根据要求撰写公共管理案例报告,大赛提供的项目开题报告模板仅供参考,每个团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项目报告中不得出现学院、学生或指导老师等个人信息,字数要求在10000-20000字。
校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专家对各个团队的公共管理案例报告进行初审,推选进入省级比赛的团队。最终晋级名额将由组委会根据校园选拔赛成功提交项目报告的总数,按照前50%的比例确定。
参赛团队需在2025年7月20日22时前将参赛作品与项目相关文件提交到大赛组委会邮箱 zx@cuit.edu.cn,邮件主题及文件命名格式:学院名称-作品名称-队长姓名-联系电话。
(二)省赛报名阶段(7月27日前)
通过校赛的团队应确定好团队基本信息并填写报名表,并于7月27日中午12:00前在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学科竞赛平台网站完成报名(附网址:http://scxkjs.
moocollege.com/,进入该网站后需点击“竞赛中心”,下滑选择“四川省”即可进入),并将报名表、开题报告、安全承诺书和原创性声明的电子版发送至大赛专用公共邮箱(ggglaltzs@163.com),邮件主题为:团队名称+队长姓名+队长手机号。开题报告、安全承诺书和原创性声明模板可在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或大赛官方交流群下载。若有疑问,可向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咨询。
(三)初赛阶段(8月上旬)
赛事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委组,对参赛团队提交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筛选,选拔优秀团队晋级复赛。初赛结果请关注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大赛官方交流群信息。
(四)复赛阶段(8月中旬-10月中旬)
参赛团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撰写比赛中期报告。主办单位将对参赛团队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拟采取方式为:团队递交中期报告,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交叉评审,对案例提出指导意见,推选拟进入决赛的队伍。拟进入决赛的队伍收到评委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经指导老师审阅后同意后,方可进入决赛。复赛具体时间地点和比赛结果请关注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大赛官方交流群信息。
(五)决赛阶段(11月)
决赛拟于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举办,主要分为文本评审和现场答辩。进入决赛的队伍需提交完整的案例报告。现场答辩包括团队风采展示、专家提问、针锋相对等环节,由专家评委进行现场打分及点评。
五、奖项设置
以赛项实际参赛队伍总数为基数,一等奖占比 10%,二等奖占比 20%,三等奖占比 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均颁发荣誉证书。同时一等奖下设金、银、铜三类奖项:
金奖1支 |
每个团队奖金4000元 |
银奖3支 |
每个团队奖金2000元 |
铜奖5支 |
每个团队奖金1000元 |
比赛中表现优异的本科生同学,符合暑期夏令营入营基本条件的,可优先获得参加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夏令营资格。优秀案例有机会入选“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并由案例研究中心支付相应稿酬。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人员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
每个参赛团队由3-5名学生组成,其中队长1名,不允许跨校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团队应独立参赛。
(二)每个参赛团队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必须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职教师。
(三)提交的案例作品及分析报告须为原创,参赛者不得有抄袭、虚报、谎报等行为;如果参赛作品在参加本次比赛之前已参加同等级的全国性赛事并获得奖项,或在参加本次比赛的同时进入了其他同等级全国赛事的答辩阶段,不得参加本次大赛。以上情况如有违反,经组委会查实的,将取消参赛队伍的比赛资格、撤销已有奖励并通报队伍所在院校。
(四)本次大赛全程匿名评审,各团队提交的作品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与作品无关的内容。
七、其他
(一)请各参赛团队严格遵守大赛规则及时间安排,确保比赛的顺利。
(二)本比赛不收取参赛费用。进入线下决赛的团队在决赛期间所产生的相关费用需由团队自理。
附件1.开题报告参考格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2025年7月5日